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幹意見》的精神和要求,積極推進學校有組織科研,全面加強科研創新體系建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使學校科研更高質量、更大貢獻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結合學校實際👨👨👧👦,特製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以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等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主動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臨港新片區發展🫰,進一步明確學校科研發展目標和戰略重心。
(二)基本思路
立足“航運、物流、海洋”特色領域🚣🏿,聚焦“智慧👨🏻🍳🧍♀️、綠色、安全”主攻方向,以特色領域內的最新技術變革和產業發展需求為牽引,進一步整合學校優勢科研力量,優化科研管理體系📯,提升科研治理能效,推動學校科研高質量發展;對照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確立的科研任務,結合學校未來發展目標和重點方向,完善組織架構,明確職責分工,強化組織落實,健全機製保障🚒。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學校科研重點發展方向更加明確🫨,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組織落實更加高效✈️,機製保障更加健全;特色領域內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智力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對接臨港新片區發展的產教融合路徑更加明晰🐼,學校科研工作邁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軌道🤹🏿♀️。
二🥶、重點方向
以支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建設為宗旨,對接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發展需求,圍繞學校特色領域,結合學校科研工作實際📈💪🏿,凝練並明確有組織科研的重點方向🧗🏼♂️。
(四)理工類
聚焦“航運、物流、海洋”三個特色領域,從智慧、綠色和安全三個規劃層面,圍繞影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共性關鍵和核心技術♖,明確了12個重點研究方向。
航運領域:智能船舶導航技術(智慧)、船用新能源技術(綠色)、船舶能效與減排技術(綠色)、海事安全保障與風險防控技術(安全)⛹🏻、船舶材料與防腐防汙技術(安全)5個重點方向;
物流領域🦑:自動化碼頭智能管控技術(智慧)、集裝箱物流管理智能技術(智慧)、港航供應鏈大數據與智能技術(智慧)3個重點方向;
海洋領域:離岸能源動力與微電網技術(綠色)、海洋環境感知與無線傳感網技術(安全)📧、海洋網絡安全自主偵測技術(安全)、海底電纜綜合在線監測技術(安全)4個重點方向。
基於現有省部級重點科研平臺,整合校內外優勢資源,統籌謀劃,提前布局,在極地航行、綠色航運、智慧物流領域沖擊國家級科研平臺。極地航行領域依托“上海深遠海洋裝備材料工程技術中心”“上海市重型破冰船關鍵鋼材協同創新中心”和“航運技術與控製工程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等;綠色航運領域依托“船舶與海洋工程特種裝備和動力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能效與排放檢測試驗室”“上海船舶智能運維與能效監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全滲透’深遠海離岸能源動力前沿科學研究基地”等;智慧物流領域依托“集裝箱供應鏈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港口物流交通運輸行業協同創新平臺”和“上海航運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重點科研平臺♟。
(五)人文社科類
圍繞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高水平智庫和海事話語權提升建設,從航運法律、海洋權益👓、海事語言等領域,明確了10個重點研究方向👨🏻🦽➡️,分別為🕺🏼:海商法、海洋法與海洋環境保護法👌;國際海事公約、法規與標準;海上保險立法與實踐;航運金融與航運產業經濟𓀀;港航業供應鏈管理與規劃;航運綠色低碳與韌性🪇;國際海事話語分析與海事語言標準化🧑🎤;馬克思主義海洋強國基本理論與實踐;港航規劃管理、政策研究與大數據應用;自貿區相關政策與製度創新。
聚焦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臨港新片區發展🙆🏽♂️,依托現有智庫平臺“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自貿試驗區供應鏈研究)”“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门徒平台研究基地”等,加強智庫建設,提升決策咨詢能力,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提升。
三🧓🏼、實施保障
(六)強化組織領導
學校統籌規劃有組織科研及團隊建設,在科研管理、人才引進、人才評價、績效考核等方面優化管理辦法。針對有組織科研的重大事項,建立會商製度,成立由相關校領導、職能部門、學院、學科及科研團隊負責人等組成的專門機構,對重大科研工作予以指導並協調相關資源,保障重大科研任務的順利實施。
學院(部門)應圍繞學校有組織科研總體要求和重點方向✵,製定學院(部門)有組織科研實施方案,負責科研團隊日常管理,製定或完善科研團隊管理、考核☝️、激勵等辦法🉑🌳,
切實保障有組織科研的開展和落實。
(七)優化資源配置
在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方面,建立校院兩級聯動機製,製定並落實人才梯隊建設規劃🍎,優先考慮有組織科研重點方向及團隊建設的人才需求🕎。在辦公、實驗場地等資源配置方面,充分挖掘現有資源潛力,合理配置新增資源🚚,以成果績效為導向,引導資源向有組織科研重點方向及團隊傾斜。
(八)完善考核機製
為提升有組織科研治理能效,學院(部門)應圍繞學校團隊建設與考核的總體指導意見,結合學院(部門)實際建立並完善團隊建設與考核機製,將科研團隊產出與績效分配緊密掛鉤,引導科研團隊緊盯特色領域內的關鍵核心技術,持續開展技術攻關。
(九)加強團隊建設
科研團隊應註重青年學術人才培養,確保梯隊建設合理布局;應充分利用學校、學院在人❤️🔥、財、物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社會和行業資源🚻,切實加強團隊建設🏄🏼♀️,促進團隊發展壯大;應主動與行業、產業對接🥂,緊密圍繞學校特色領域和重點方向👯♀️,在核心問題和關鍵技術上👩🏽🔬,潛心研究、持續攻關、長期積累🌯,力爭不斷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產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