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李強同誌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作題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報告🥵。學校組織廣大師生通過電視、網絡🏊🏽♂️、廣播等多種形式收聽收看大會開幕盛況。
校黨委書記宋寶儒表示✅,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是上海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上海未來五年發展影響重大👨🏻🎨🧑🏼🏫、意義深遠。報告指出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到黨的建設全過程各方面”“推進 ‘雙一流’高校和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對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我們要準確把握🥖、深刻領會市黨代會精神實質,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肩負起服務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的時代使命,抓住長三角一體化、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及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等歷史機遇♛,在時代發展大潮中砥礪奮勇前行,向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目標不斷奮進。
市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代表、人事處副處長王天真老師表示🙇🏼♂️,市黨代會的召開鼓舞了人心,鼓舞了鬥誌🧆,能夠參加會議倍感榮幸🏌️。黨代會報告極具說服力、穿透力、感召力🦹🏽,報告旗幟鮮明🧑🏻🍳🌓、高屋建瓴👨🏽,深邃精辟,引人深思。報告最後指出🧑🍳🧓🏽,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其中人才是上海最核心的資源。作為教育領域的代表和高校教師👨👨👧,將以初心領航,不負使命榮光🤸🏻,積極認真履職,關註與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為推進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積極獻言建策,充分利用學校特色優勢,為國家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優秀航運人才,全力構築人才戰略優勢。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國際航運研究所所長張永鋒老師表示,黨代會報告中提到未來“五個中心”核心功能大幅躍升◾️,要做強碼頭🕎,打造世界級航運樞紐等關鍵詞🙅🏽♀️。此輪疫情期間,上海港航整體運行平穩,有效保障了進出口貿易平穩及區域經濟發展,凸顯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一流服務能力與服務韌性。上海的安全防疫與高效運轉特別給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乘風破浪,韌性十足👮🏽♀️🚻,未來可期💤!作為一名海大人🍒、航運中心建設的研究者🪮👩🏿🎨,深感驕傲,向戰鬥在一線的港航人致敬🧷!展望未來,我們當誌存高遠👆🏽、勇於開拓📪、不負時代使命,不負人民重托🫷🏽,砥礪奮進,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添磚加瓦!
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趙雷老師表示🏒,黨代會報告指出按照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定位建設“五個新城”👵,並提出上海要打造年輕人的希望之城👩🏼⚕️♎️,深化就業創業服務,拓展職業發展通道,為追夢圓夢提供機遇和舞臺🧑🏿🚒。作為一名高校就業工作者,將鼓勵畢業生樹立正確就業觀,主動對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五大新城”建設等發展契機🖌,聚焦國家及上海市發展戰略,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夢想。學校地處臨港新城🤷🏻,今後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也將聯合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募集更多新城企業舉辦招聘會,幫助大學生了解重點區域🎯,走進重點產業,千方百計保障畢業生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信息工程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2019級博士畢業生劉興奧表示,黨代會報告中提到了上海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臨港新片區不僅是上海的機遇🤽♀️🧗🏼♂️,也是青年學生發展的機遇🚵🏿♀️,所以畢業後選擇繼續留在臨港工作🎫。最近三年,臨港新片區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建成了科技城💇🏿♀️、港城新天地和特斯拉中國,運行了中運量公交車和氫能公交車等,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了2642億元🔖🔔。臨港新片區目前處於快速上升期♖,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我願意參與到臨港新片區建設的大潮中👨🏼🦳,把個人發展與臨港建設發展緊密結合,為臨港新片區建設奉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學校各二級黨組織教工及學生黨支部、各團支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第一時間收聽收看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開幕式直播實況。各二級黨組織在收聽收看結束後,圍繞黨代會報告內容,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學科建設等開展熱烈討論、交流發言💂🏿♀️。此外🤜,學校三支上海市大學生理論宣講團也開展了線上學習🪮,認真學習領會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並就下一步更好開展朋輩宣講進行交流討論🧙🏻♂️。
全校師生黨員收聽收看大會直播後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紛紛表示🤓,李強同誌代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作的工作報告,立足上海實際,總結全面、闡述深刻🚴🏻♂️、意義深遠、催人奮進🐱。作為新時代海大人,要認真學習黨代會精神,準確把握形勢,搶抓戰略機遇,勇於擔當作為,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作出應有的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