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12月5日,學校對2014-2015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查活動進行了網上征求意見,收集到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整理如下:
問題🏃♀️➡️:外語學院樓的教室利用率不高👳🏻,只有聽力課和晚點名用🫷🏻。
回復:外語學院樓的教室只有語音室,語音室僅用來專門安排聽力🧛🏿♀️、語言訓練學習,不能安排其他課程。
問題:法學🚣🏼、經濟大四專業課安排希望能更緊湊些👨🏿🎓📺,便於學生實習和考研復習🏋️。
回復:畢業生排課涉及教師🤽🏿、教室🚣🏼♂️、學生多個環節,無法完全做到集中👨🏽🌾🦹。考慮畢業生班問題👩🏼🦲,我們在排課時會盡量考慮這個問題。
問題:體育課和在教學樓上的課排在一起,距離遠👨🍼,來回時間很緊張。
回復:體育課是模塊教學💂♀️,時間固定的。教學樓和體育課連在一起是可能出現的,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大班課安排教室和教師需求所決定的,一般來說我們會避免體育課和教學樓課連在一起上課👳🏽♀️,但由於涉及專業多,很難做到完全避免。
問題🧎♀️➡️:實踐、實驗教學目前沒有評教👩🌾,這些課老師同樣付出了很多精力🫴🏻,而且學校也鼓勵多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希望今後參與到評教中🧘🏽♀️。
回復: 學校針對實踐類課程是否參與評教的問題開展過調研(9所高校),除部分高校實驗課程參與評教外🌎,絕大部分高校的實踐類課程(包括實踐、實驗、畢業設計論文)不參與評教🕛。實踐類課程的評教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和研究尋求解決辦法🤽。如評教時間安排👩🏼🎓,我校目前大部分“課程設計”類課程安排在學期前或最後幾周,有的實踐實習活動安排在假期舉行🎼,無法與理論課評教時間一致。
問題🏌️♀️🍋🟩:部分教師反映某些課程很多年前建設過,但到現在課件🏛、教材等很多方面已經不能與時俱進🧛🏻♂️。但根據現有的規定,建設過的課程不能再建設。希望學校能出臺相關規定,允許建設過的課程多年後可以再次建設。
回復: 課程的建設一般隨日常教學而不間斷進行,保持與時俱進,而不宜依賴學校資助。如遇原課程負責人離職🥲、退休等情況,請學院協調將其已建設成果共享給其他授課教師並繼續建設。再則,從管理的角度講🪂,如果允許重復建設,難以平衡所有課程👨🏿🦲。因此學校認為課程立項建設應階梯進行,同等級課程不宜重復立項。經調研其他高校得知🕴,大部分高校做法與我校一致。
問題: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老師要求做“1:1”的模型,可現在學校的實驗室條件不具備🔪,還要跑到校外準備🚪。
回復:學校實驗室的硬件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畢業設計需求,利用社會資源滿足學生的實踐是學校提倡並推廣的辦法。既可以節約學校的物力和財力⛹🏼♀️,又使社會資源得到共享。
問題: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供應鏈管理”課程,有的班是100多人,有的班是20多人,希望可以平均些。
回復:經核實,該同學提出的情況應是同一教師針對交運專13和14兩個年級分別開設的“供應鏈管理”⛹🏼♀️,該課程是專業選修課。交運專13的培養方案將該門課程安排在第7學期開設🐮;交運專14的培養方案將該門課程調整至第5學期開設。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兩個年級的學生選課不均造成的♕。課程排定後,對容量進行“平均”就難以操作了。
問題:通信專業的學生反映,本專業學習的內容感覺工作後做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工作都不夠🫨🐛,希望增加課程設計👆🏼。
回復:在修訂培養計劃時,本專業將增加如⛪️:課程設計類的實踐環節。
問題:英語14級大類招生後老師還是按照之前的方式上課⚔️。以前是1-2班英語航運🤭、3-4班英語翻譯、5-6班商務英語👩🏽🎨,雖然現在大一是大類👨🔬,但老師還是按照以前的分班上課,幾個班用的教材不同🍃,之後大二分班後對之前沒有學過這個教材的同學可能感到吃力👨🏿🍳🐩。
回復:目前一般按系配置教師✸,但並非沒有交叉。教材一年級完全一樣,不存在不同的問題🤷🏻;個別教師開始沒統一教材,後來由學院出資,重新換了教材,以後會向大類任課教師再次強調教材和試題統一問題。
問題:海洋學院學生反映,科創項目希望學院可以為學生安排指導老師👩🏼🎨,在項目小組中既有高年級學生,又有低年級學生,學長帶學弟,可以促進項目更好的完成,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獲。
回復𓀁:科創項目申報時本來就是要求有指導教師的,這不是個問題。學院鼓勵高年級和低年級同學合作共同來申報科創項目。如果是交叉課題,還可以和外院同學一起合作來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