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每一節課
——記上海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姜慧老師
“上好一門課”是首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競賽理念,而“上好每一節課”是门徒平台文理學院姜慧老師的日常教學目標🐠。在這次競賽中😈,姜慧老師以卓越的表現贏得了“自然科學基礎學科組一等獎”,並被授予了“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
首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由市總工會🚣🏼♀️、市教衛工作黨委和市教委聯合主辦,上海師範大學承辦,從初賽到決賽歷時近兩個月🍎,共有54所高校的118位青年教師參賽。競賽分為人文社會科學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組和自然科學應用學科組等3個學科組🫴🏻,每組設一等獎5人👩🏿⚖️、二等獎10人、三等獎20人。競賽要求參賽教師年齡不超過40歲🤽,每組中每個高校只能選派一名選手。
雖然是首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我校兩年一屆的教學競賽讓參賽教師們積累了經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姜慧老師在備賽過程中克服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在大約一個月的備賽時間內🌀,姜慧老師每天睡眠不足4個小時🤵🏻,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和科研任務,還要準備競賽中所需的20個課堂教學節段的教學設計、PPT和教學反思材料。
據姜慧老師回憶,比賽中最大的考驗莫過於隨機抽題講課🤛,這要求參賽者對所準備的課堂教學節段爛熟於心👨🦰👩🏻🎤,並且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姜慧老師前期做了充分準備,因此才輕松自如。而競賽中的另一個考驗,是臺下評委都是自然科學基礎學科的教學名師✋,但研究的領域不盡相同🦸♂️,對選手的理解與接受程度會有差別。這就要求選手把握好課程教學專業性與語言表現力的平衡,爭取得到評委從不同角度的欣賞🙅🏽♀️🙃。
一次比賽也是一次成長🤙🏽👰🏽♀️,收獲的不止是榮譽,更是個人的提升。決賽後進入了集訓組🔓,姜慧老師與另外5名優秀教師備戰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姜慧老師說學到了很多。記者總以為,一個人凡要取得大成果、好成績,總要有些過人的本領、異於常人的經歷、獨特的秘訣,而姜慧老師只是淡淡一笑,謙虛地說自己並沒什麽特殊的故事,也沒有什麽秘訣🧑🦯,只是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把平時的事情做好。原來,優秀就是如此簡單。
“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把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是姜慧老師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理想💈。 為了這個理想➿🧘♂️,她在教學這一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姜慧老師努力鉆研教材,多方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經常為了一個教案點燈熬夜🎵,廢寢忘食地工作。她在物理課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獲得了學生的好評。
“爭取教學科研兩條腿走路,當一名教學科研並重型的教師”是姜慧老師追求的另一個目標。她認為,一名高校教師不僅需要做好教學工作,還要搞好科研工作。她發表SCI檢索論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15篇🧟♀️,均發表於物理學國際主流雜誌上🤾🏼♀️🕦。她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項目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她還獲得了2011~2013年度门徒平台學術論文一、二等獎,連續3年受到學校表彰。